地铁对步行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2012年底,随着6、8、9、10四条地铁线路的全面开通,北京地铁总里程数将达到440公里,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齐名,进入轨道交通发达都市的时代。北京目前轨道交通日客运量已达到700万人,以常驻人口的50%乘坐地铁来预测,会在不远的将来进入1000万人次日客运量。
   
  每日近千万人从各个地铁出入口涌出到城市街道上,需要快速疏散至周边街道的步行道中,而目前北京步行道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部分步行道的有效通过宽度不足
  北京的步行道主要是机动车道路两侧设置的行人通行部分,步行道的宽窄也是根据机动车道路的等级而定的,如主干路不小于5米,次干路不小于3米,支路不小于2米等,而实际上有些步行道的真正可通行部分不能满足2米的最低要求。
  二、步行道上的各种干扰物
  这个问题想必生活在北京的人每日均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电箱等市政设施首先占据一定的步行道。目前,机动车更是横七竖八的摆放,严重干扰行人的路权。再次,小摊贩以及道路两侧商铺随意占用步行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步行道上的行人得左躲右闪的行走,影响通行的流畅性和安全性。对于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来说,安全、放心的步行道是生活在都市中的基本保障。
  三、步行道连续性的问题
  步行道的连续性是指从家门或办公室出来,去往一个目的地,可以一直行走在相应标准的步行道上,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落实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并不容易。首先,有些城市支路没有步行专用道,处于人车混行状态;也有城市支路划出步行范围,但没有明确隔离措施,效果达不到。
  其次,除去有斑马线信号灯的十字路口,步行道与各种机动车入口的频繁交叉,亦干扰行走的连续性。由于机动车数量增加,地下、地上停车场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除去规模化停车,见缝插针的各种楼前楼后停车,使步行道被打断的频率过高,在商业、餐饮业发达的道路上,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北京的城市发展将依托以地铁为主导的公共交通,倡导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而这些离不开步行体系的健全以及良好的街道环境。
   
地铁都市需要安全、连续的步行体系
  北京规划到2015年的地铁线大多沿主要干道布置,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沿主要道路布设地铁线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将有大量人流汇集在主马路上,汇集在十字路口附近,从疏散到公交到路面都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有地铁线的主干道,步行道是否足够宽裕;主干道与垂直交叉的次干道、城市支路之间的步行道连接是否顺畅;地铁站周边步行圈范围内步行道是否连贯完善等等,这些会直接影响从地铁口出来的大量人群快速向各个方向散开的速度,以及从地铁站到达目的建筑的步行安全和质量。
   
绿色出行需要丰富多样的步行环境
  随着地铁网络的不断密集,以步行、自行车加轨道交通的绿色出行方式将会越来越普遍,尤其是中心城区。绿色出行需要丰富多样的步行环境来支撑,人性化的步行环境和良好的街道环境是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比亮丽的高楼大厦更能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和切身感受。
  笔者认为,北京在加强现有机动车道路两侧的步行道同时,应开辟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的绿色专用道,延伸至小区、街道内部,绿色专用道与地铁车站连接,与现有机动车道路系统可分可和,给人们以多样选择的条件。实际生活中,常有超近道或避开吵嚷的大道寻找安静小路的体验。绿色专用道可在现有街区中挖掘出这样的连接,与地铁站一起进行系统化的布置与设计。
  此外步行环境也可挖掘北京丰富的历史人文传统和自然景观,老北京曾有许多河道,现在很多被道路空间边缘化,完全可以编入绿色专用道中,沿河行走比吸着汽车尾气行走要舒适多了,绿色专用道两侧可布置小型绿地、广场供休息、交流使用。
  步行环境还有地下、空中的拓展方式,在这里仅论及地面的步行道路。